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隔壁日本为何能从西式审美中活下来?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人民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1-12-5 9:34:54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陈漫虽然道歉了,但对比她在中国时尚圈的地位,和那些刻意拍丑的照片,真的是好讽刺!

讽刺的不止是她当下的地位所造成的实质性伤害,还有另外一种失败在里面。

根据最新的贝恩咨询的数据显示,即便是疫情发生的2020年,中国人在奢侈品方面的消费依旧在大涨!

消费增长了48%,占全球奢侈品市场的份额从20%涨到了25%~27%,按照目前的趋势来看,中国在未来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市场!

最大!

也就是说中国人给全球这帮奢侈品巨头们掏了最多的钱。

但现实换来了什么呢?

除这次的迪奥外还有,往回翻,纪梵希、巴黎世家、杜嘉班纳等大牌,各种花式羞辱中国。

直白点就是,时尚的尽头是辱华!

新疆棉花事件更是炸出一大堆西方的中高端时尚品牌,拉成一个包围圈在针对中国。

一边赚我们的钱,一边恶心我们。

更可恶的是,内部里面的中国时尚圈拥有极高话语权的人或是机构,比如陈漫和之前的清华大学眯眯眼妆容事件,竟然跟着西方时尚的步调来丑化国人。

但这种事情,在亚洲的其他国家,比如韩国和日本,就不太会有类似的事情发生。

特别是日本。

(当然啦,这两国早已抱住了美国这条大腿,自然不会被针对)

日本作为战败国,受到的西化影响一直都是最深、最广的,毕竟美国认为自己有重构日本的责任。

于是,出现了对日本天皇去神化,以及扶持喜多川让其打造娘炮文化等方方面面的举措。

包括审美也是。

西式审美在日本社会也活跃过,就跟我们现在跟着外国的潮流走是一样的。

但从这几十年的发展来看,日本不仅没有被“吃掉”,竟然还成功做到了反向输出。

也就是说,美国人后来都认可了日本人在时尚方面的拿捏,甚至追溯风格历史也得借助日本才能完成溯源。

一场完美的时尚文化“犯罪”,日本是怎么做到的。

日本出现的第一个西方风格造型的群体,是在街头为美国大兵服务的“潘潘女”

她们需要穿得跟日本社会很不一样风格、化夸张的妆容来取悦这些美国佬。

同时,美国士兵及其家属在日本的地位极高,吃得又好,让日本人眼馋不已。

于是,当时的日本社会就把审美追求建立在效仿美式的风格上。

而日本自己,也有时尚萌芽的阶段

上个世纪20年代,摩登男孩和女孩开始出现。

那时的年轻人,喜欢梳一个油亮的大背头、穿喇叭裤,然后在聚集的街区晃荡,同时摩托车也开始兴起。

后来警方担心这种自由的生活方式会带来犯罪,于是开始下令抓捕这帮穿奇装异服的人——不管你是在喝咖啡还是在吃烤地瓜。

抓个不停,一抓就抓了好几代。

而这好几代的日本年轻人都因为厌倦了压抑的社会和家庭教育,而选择了靠衣服来实现自己叛逆的途径。

东亚里面,日本应该是最压抑的国家。

所以,外界能理解为何整体日本人在这几十年里会如此痴迷于时尚文化。

基于美国在本国的大行其道、各种西化审美的冲击下,一个叫石津谦介的男人觉得自己不能再等下去了。

他觉得有必要跟国内介绍一些特别的外国穿衣风格。

“常春藤风格”是他一眼就相中的时尚。

那时常春藤风格在美国也是才出现不久。

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们,松开了领带、肩上挂着一件外套,非常有个性,同时鞋子和领口都有些破损。

整体呈现出来的潇洒风,让石津谦介很受鼓舞,当下就决定要向日本引进这种时尚。

其实,他不知道的是,这些天之骄子们之所以穿得破破烂烂,只是为了能炫耀自己的优越感而已。

注意,那时是上个世纪的50年代。

整个世界还处于获取信息的能力极弱的阶段,时尚还远未像现在这样有快速广泛的影响力。

而石津谦介在美国生活过,是一个掌握了时代信息差的男人。

他很会下棋,在推出衣服的同时,还煞有介事地出了一本杂志,《男人的服饰》。

彼时整个日本社会还没有这样一本专门给男性提供穿衣指南的书籍。

而日本人又是那种,普遍的服从,给了指南就会认真遵循书上建议的人。

力排众议把美式常春藤风格带到日本国内,但起初受到的反对声很大,因为第一批穿常春藤衣服的年轻人在银座瞎逛的时候,又被警察抓了……

在花了一些营销方式让民众开始认真对待常春藤风格后,惊喜终于来了!

紧接着开始的1964年东京奥运会,让日本人彻底改变了对潮流服饰的看法:原来衣服还可以这么穿。

事实证明,衣服需要在适当的情境下出现,才能让人get到它的魅力之所在。

于是,日本时尚圈的里程碑人物之一的石津谦介开始赚翻了,开始有影响力了。

他出的衣服,虽然很不日本,但大家都欣然接受。

但又很日本的是,石津谦介总是以一种极度认真严谨的态度,来对待这种来自美国的时尚

他们当时想的不是抄袭,而是力保自己做出来的衣服,是严格意义上的常春藤风格衣服。

初期因为做的衣服太冒牌,几位创始人甚至为此感到丢人。

但跟他们的较劲不同的是,美国人自己却不把这种风格太当回事。

把常春藤风格引到日本的十多年后,石津谦介的员工又来一次美国,想拍一个正统的常春藤风格的广告。

他们以为哈佛、耶鲁的学生们肯定能给到一个令人满意的镜头。

但去到后,他们失望了!

哪有什么遍地的常春藤风格啊!都是一些T恤和短版长裤。

(其实美国别处也在流行嬉皮士等时尚风)

学生们压根不在乎自己穿什么,也不愿相信这帮大老远来的日本人仅是想知道对穿着的理解!

转了一圈后,日本人失望了,但还是叫住了一个耶鲁学生,问他:

“那个,短版长裤很流行吗?”

对方带着戒心回他:

“我从没想过!这裤子洗过之后就缩水了!”

就是这种闷头创造的方式,日本把常春藤风格吃透了,并且在本世纪初的时候,对美国反向输出日本审美下的美式常春藤风格。

那时,不少美国年轻人视日本为该风格的潮流风向。

能获得这样的认可,日本人也是从大量模仿中开始的,只是人家不像某些国人一样,刻意讨好西方权威,也不会丑化自己的国家。

虽然不想夸日本,但人家的设计师在这方面的确是够努力,也团结,更重要的是,也很执着于宣扬东方文化。

他们比文化更源远流长的我们,更早意识到自己在世界上的独特性,和对话语权的重视。

所以,这几十年,日本时尚在体系内开始进军、开始挑战法国时尚。

高田贤三、三宅一生、山本耀司和川久保玲都是从日本打到法国时尚圈的领军人物。

森英惠更是成为了法国高级时装公会的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亚洲设计师。

在影响力方面,享有时尚界的“奥斯卡”盛誉的MET GALA 更是在2017年的时候,直接以川久保玲作为展览主题。

虽然日本的时尚打出了名堂,但是短板也开始显现。

可能也跟日本人爱极端的个性有关。

他们潮流大师的个人风格特别明显,而小设计师也是如此。

普遍风格是大胆、再大胆,前卫,再前卫的那种。

当然,侧面也印证了日本人的确在全球时尚中走出了自己的路。

而反观我们中国呢,我们可以借鉴一下他们在西式审美中活下来的方式。

虽然这样说不好听,但毕竟时尚的话语权不在亚洲,同时我们的确还未有过自己的“华流”。

就连隔壁爱抢文化、乱申遗的韩国都有过韩流,所以我们的道路还是很长。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