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国外那些“抗洪神器”到底有多神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新华社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8-3 8:46:21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
荷兰:多管齐下治水 低地之国荷兰约有四分之一国土低于海平面,还有四分之一的国土位于河流易泛区,这意味着荷兰半壁江山有水患之虞,也恰恰在这些危险区,不仅生活着全国一半人口,而且占有荷兰国内生产总值的70%。正因为与水共生,荷兰一直致力于多管齐下化解水患威胁。 因此,荷兰目前正在实施该国史上最大规模、最具创新性的堤坝加固计划,将全国各地海滨、湖畔、河岸总计1100多公里堤坝在2028年之前加固,耗资74亿欧元。 荷兰堤坝加固计划负责人里夏德·约里森介绍说,堤坝加固工程既要符合安全标准,又要综合考虑城市空间和景观规划,所以将大量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许多工程设计结合当地特点量身定做,尽可能满足多功能需求。 据介绍,荷兰堤坝网总长超过2.2万公里,堤坝类型有49种之多,最常见的是土坝、土石坝和沙丘,高度多在7米至12米之间,底宽十几米到几十米不等,有的被植被覆盖,有的兼做自行车道、机动车道,还有一些上面建有房屋,与城乡景观浑然一体。 而作为荷兰面对水患的第一前哨,全球最大港口城市之一鹿特丹也在不断更新治水“武器库”,其中应对暴雨和洪涝的秘密武器之一就是水广场。 水广场由几个形状、大小和高度各不相同的水池组成,水池间有渠相连。平时,这里是市民娱乐休闲的广场;一旦暴雨来临,水往低处流,水广场就变成一个防涝系统。由于雨水流向地势更低洼的水广场,街道上就不会有积水。在水广场,雨水不仅可在不同水池间循环流动,还可以被抽取储存作为淡水资源。 由此可见,没有什么所谓的“神器”能够成为制服洪水的“万能药”,任何国家都要根据本国实际情况制定防洪对策。在城市抗洪中发挥出色的“神器”,未必能全盘搬到大江大河的抗洪中去,这是已经形成的共识。因地制宜,综合使用多种抗洪工具和方法,才是真正有效的洪水应对之道。(执笔记者:张晓茹;参与记者:唐志强、郭洋、华义、刘芳)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