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日本女性不发胖的秘密 答案就在她的饮食中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xywy.com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7-4 9:06:45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使用筷子和小碗碟进食也是日本女性保持身材苗条的小秘密。


同为亚洲人种,为何日本女性能保持苗条身材呢?答案就在她们的饮食中


不知你是否注意到,新一届日本众议院中创历史新高的54名美女议员们,除了明亮的笑脸和自信的谈吐外,身姿都相当婀娜,几乎没有一个胖子。


调查显示,日本是全世界肥胖率最低的国家之一,日本女性的肥胖率远远低于其他国家女性。而一年前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营养学教授巴里·波普金的研究却指出,在中国25%的成年人超重或者肥胖。同为亚洲人种,为何日本女性能保持苗条身材呢?留意日本女性的日常饮食习惯,你会发现答案就在其中。


能减肥的碳水化合物


首先从食物上看,让日本女性保持身材苗条,日本料理功不可没。


日本料理中的食物所含碳水化合物含量很高。但在西方饮食中,碳水化合物却常常被看作是减肥的大敌。其中的区别关键在于碳水化合物的质量。日本料理中含有的是高质量的碳水化合物。由于食物较少被加工,碳水化合物仍保留着接近自然的形态,并且营养丰富,含有较高的膳食纤维,能在提供身体所需能量的同时促进肠胃蠕动,还容易让人产生饱足感。而西方饮食中经过细加工的米面和糖、甜饮料中由于含有低成分的食物纤维,碳水化合物易被吸收,很容易造成热量过剩,引发高血脂等病症。


此外,膳食纤维含量高的食物还能帮助人体降低卡路里摄入,更是极好的解毒剂。传统日本料理中,每顿饭都含有极高比例的碳水化合物,比如新鲜蔬菜、荞麦面,以及豆类。而且日本人在烹调碳水化合物时不使用奶制品,也不增加额外的脂肪。


大豆助减肥


由于大豆中含植物性蛋白质、少胆固醇、丰富的大豆异黄酮与膳食纤维,可让皮肤细嫩、身材优美,同时大豆还是健康的低升糖指数食品,它能提供更长时间的饱食感,减少热量在体内转化为脂肪的机会。


日本人对大豆一直青睐有加。2006年,日本大冢制药株式会社的新世代大豆健康食品SOYJOY在日本女性中风靡。仅2007年至2008年一年间,SOYJOY就在日本市场累计售出1.2亿支。今年春季,草莓味SOYJOY以无公害天然草莓+非转基因大豆的全新组合,成为日本年轻女性的热捧零食。


在日本料理独特的味噌汤中就少不了黄豆。黄豆里丰富的蛋白质,转化为更容易消化的氨基酸,而它恰恰是一种可以帮助我们降低卡路里摄入、降血压、防止动脉硬化作用的减肥食品。再加上味噌汤中含有大量维生素E、钙和矿物质,当然也成为日本女性保持体形的法宝之一。


小筷子藏玄机


除了食物,使用筷子和小碗碟进食也是日本女性不发胖的小秘密。


“几年前,为了撰写两本日本料理方面的书,我开始使用筷子,亲自尝试了书中提到的所有日本菜式,意想不到的是,我的体重轻了10公斤,穿的衣服也足足小了两个尺码。”著有《筷子节食》一书的日本作家吉彦巴伯,在新书发布会上宣布了令人意想不到的结果。


传统日本料理主要有米饭、蔬菜、水果、海鲜等原料,经过烹调,用筷子夹起来食用。筷子集中体现着日本料理的两大精髓:吃什么,以及怎么吃。使用筷子,可以放慢我们进食的速度,从而在你还没有注意到时就减少了食量。因为在进食过程中,胃部即使已被食物装满,饱涨感却要延迟20分钟才能到达我们的大脑;如果吃得太快,我们会因为没有饱涨感而摄入过量的食物。因此,放慢进食的速度好处多多。


同时,在日本料理中,食物的分量都很小。按照日本人的习惯每餐都只能吃到八分饱。食量小,不仅对健康益处无穷,还很符合当下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时代潮流。(国际先驱导报)


荷兰科学家近日完成的一项研究显示,妇女在妊娠期间进食富含肉类和水果较少的饮食,婴儿发生唇裂或腭裂的风险增加1倍。该病例对照研究共纳入了203例唇腭裂婴儿的母亲及178例正常婴儿的母亲。


研究者在婴儿出生后14个月评价母亲的营养摄入,测定其血清和红细胞叶酸、血清维生素B12、全血维生素B6以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等生物标志物,并使用饮食类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及计算比值比。结果显示,西方型饮食中肉类、比萨饼、豆类以及土豆较多而水果少,与唇腭裂风险升高相关(比值比1.9)。


校正潜在混杂因素后,这一风险仍然显著。西方型饮食与较低的红细胞叶酸(P=0.02)、维生素B6(P=0.001)、维生素B12(P=0.02)以及同型半胱氨酸浓度较高(P=0.05)有关。健康型饮食中鱼类、大蒜、坚果、蔬菜较多,增加维生素B12(P<0.001)和血清叶酸(P=0.05)水平,与唇腭裂风险无关。


研究提示,西方型饮食可能使子代发生唇腭裂的风险升高1倍,妊娠前筛查项目中应当包括饮食和生活方式等内容。


白糖与具有民族特色的红糖不可同日而语。红糖含蔗糖95%左右,颜色呈暗黄色或红棕色,是用我国传统工艺生产的糖,现在多产于浙江、广西、云南、贵州一带。红糖传之于中医古籍,唐《新修本草》中在“甘蔗”条下有如下记述“……取法以为砂糖,甚益人”;公元1596年,李时珍撰著的《本草纲目》中“砂糖”条下记载:砂糖“和脾缓肝”“补血、活血,通淤以及排恶露”。据资料记载,一千克红糖含钙900毫克、铁100毫克,而钙、铁又是人体必需的矿物质与微量元素。2000年在全国营养学术会议上,与会专家指出:用原子荧光谱仪测定发现红糖含有十分丰富的微量元素成分,其中有些微量元素具有强烈刺激机体造血的功能。女性在特有的月经生理现象中自然失血,因此红糖对女性的作用非常大。中医认为妇女产后身体多淤(循环不畅),且八脉空虚,每至腹痛。凡偏淤者,医生常处以生化汤、失笑散或金铃子散,并嘱在药煎好后以红糖调服,目的在于利用红糖“通淤”或“排恶露”的作用而达到止痛的目的。对无力购药或不及备药者,取适量的中段童尿拌红糖口服,亦可收到异曲同工之效。“妇女不可百日无糖”,指的就是红糖。曾有一个女青年,因长期患病,身体瘦弱,体重不足50公斤。她怀孕后思想负担很重,担心自己承受不了,经采用中国传统的食疗方法,设计以温热补虚寒的“对证之食”:给她吃糯米酒酿打鸡蛋以及加有红糖和芝麻的小米粥等食物,结果不仅产下了健康的婴儿,而且身体比产前还结实健康,她产后坚持哺乳,婴儿也发育良好,活泼健康。中医营养学认为,性温的红糖通过“温而补之,温而通之,温而散之”来发挥补血作用。相对而言,白糖虽味甘,然其色白,性平,故其补血的效果远不及红糖。根据专家的分析结果,由于白糖过于纯净,其中几乎不含微量元素成分,其营养功效自然与红糖不可同日而语。现在许多食品和保健品还特地标明“纯正红糖”字样,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红糖不同于白糖的作用,所以家庭和食堂应常备红糖。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