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继承与变革——日本现代园林设计之启示

作者:李自霞 文章来源:中华室内设计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1-11 9:48:24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作  者:李自霞

  学  号:JG062A0008

  指导老师:王军

  附:李自霞的景观设计方案 

  摘要:日本和中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中国传统文化曾对日本有过深刻的影响,尤其是中国古典园林之精华曾经是日本临摹的范本。但是从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吸取了大量西方有益文化为其所用,使得日本新文化有了长足的发展。雄厚的经济等物质基础、先进的科学技术、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日本国人对传统文化的执著追求,使得今天的日本园林已经步入国际先进行列,并深受国际评论界的赞扬,成为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榜样。

  关键词:园林设计 民族特色 时代性

  Abstract:Japan and China are neighboring countries over a strip of water. The Chinese ancient culture exerted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at of Japan, especial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garden. But since Japan adopted reform during the reign of Mingzhi, it assimilated a bulk of beneficial culture, which enabled its culture to make great head way for this nation. Thanks to the sound economic foundation, advanc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igorous scientific attitude and unremitting pursue to its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modern Japanese landscape design has been listed as one of the top in the international area, gaining a world reputation, thus becomes a model for us to draw upon and learn from.

  Key words: landscape design; national characteristic;contemporaneity

  任何一个事物或者一件事情的发展都会遇到巅峰后的尴尬时刻,园林亦不例外。回想中国园林的发展之路,我们于朴素的苑囿中品得一缕惊喜,在疏朗有致的文人山水园林中得以陶冶情操,更是在浑然天成的精巧之作中心潮澎湃……。然而今天我们却站在了十字路口,面对被世人奉为经典、奇葩的古典园林,面对国外现代造园思想的冲击,我们何去何从?是延续传统,还是另辟蹊径?是在沉默中痛苦挣扎然后慢慢销声匿迹,还是获得凤凰涅磐后的新生?

  在整个培训课程结束之时我苦苦思索这个问题,想写写有关西方现代园林的东西,想探询刺激心灵的切入点。几经周折之后我发现自己的思绪又回到了这个古老的东方,回到了太平洋的这一岸,目光落在了这个小小的岛国,一个与我们一衣带水的国度——日本。我们暂且不去谈论她的功过是非,不去谈论这两个民族之间的恩恩怨怨,单单就园林这个小小的话题就足以让我们揣摩良久。在这个不起眼的领域里我们曾经有太多的渊源与共识,有过同样令西方人垂涎的辉煌……。但是当两个民族在同样的十字路口彷徨时,我们似乎有着几分的力不从心,于是乎我们看到当我们还在阵疼中挣扎时,当我们还在迷茫中徘徊时,他们已经开始引领新的航向,野口勇、枡野俊明、佐佐木叶二…… 不经意间我们听到了他们的名字,看到了他们的作品,而且其间的某些东西直接冲击着我们的视觉。从烦躁中走出,我静心翻开日本现代园林设计的相关书籍,努力在字里行间搜寻着,将只字片语攒积成这篇短短的文章,以作为自己学习的总结,期冀对同行有所帮助与启发。

  1. 背景

  1.1日本传统园林的发展与分类

  日本的现代园林是在日本传统园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日本早期的传统园林受中国文化与造园思想、造园技法影响比较大,尤其是日本平安朝时期(相当于中国的唐宋时期),这一阶段日本造园基本上是临摹中国的造园技法与布局,如园林布局中“一池三山”手法的应用,没有什么不朽的作品诞生。但是日本这个民族是善于在模仿中结合本土文化进行创新的民族,在中期受到日本本土禅宗思想的影响,他们在模仿的同时加入自己传统文化特征,进而发展为饶有本土特色的日本枯山水园林和茶室庭院园林,虽然成就上不比中国,但是它在西方国家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明治维新以后受西方造园思想的影响,日本园林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革新,创造了今天日本有史以来的造园黄金时期。

  经过上千年的发展,日本园林由单一模式逐步走向多元化,日本传统园林可以概括为三大类:整形园林、写景园林、写意园林。整形园林主要包括:神苑庭、寺院庭;写景园林指林泉庭、缩影庭、眺望庭、茶庭等;写意园林则包括枯山水与吉祥庭等。

  1.2日本现代园林的发展过程

  与经历了数千年缓慢进程的园林学相比,作为近一百年发展起来现代园林,尽管一些根本的追求没有变,但其发展速度是惊人的,在深度与广度上远远超出传统园林的范畴。回顾中国历史,我们为我们的古典园林所取得辉煌成就而欢呼,它是深受世界瞩目的,但那是基于特定的农耕文明。而在工业文明的近现代,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在农耕背景下形成的以个人感受为主的文人式造园思想与技法无法适应今天工业文明背景下人口众多和大规模环境建设的需求。与此同时日本在学习西方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同时,对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总结,因此使得日本现代园林有了自身的特点:民族气质与时代性,这一点是令人瞩目的,也是我们学习的关键,即在传统和变革中需求新的发展之路。

  2.日本园林的发展现状

  日本现代园林的发展步伐已经远远走在了我们前列,分析其中的原因,大概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2.1系统并完整的现代园林设计理论

  翻开今天日本园林的理论页章,我们为日本的在园林设计(景观设计)方面的理论积累所折服。几年前我要搜集有关园林施工方面的详细资料查边书库找到比较满意的一本居然是翻译自日本,就在前几天我要写有关儿童户外游戏环境方面的文章,查阅到的具有指导意义的居然是日本景观设计师仙田满的有关儿童游戏的“循环游戏系统”理论……,这只是一个方面。在日本,园林建设已经跨向了更大尺度的景观建设,已经有多个城市制定了景观管理计划,从城市景观调查入手,对现有的景观进分析、评价,并在此基础上确立城市发展的基本理念和城市景观形象,并制定相应的景观发展基本计划和景观建设方法、体制以及景观管理条例,使城市各部分的景观设计在一个总的理念下进行,给人一个整体的印象,同时使得城市的景观管理有法可依、有据可寻;从小的方面说,日本的公园有着自己比较完备的经营管理体系,日本的居住区环境建设有着适合本土文化的内涵……。日本的园林设计已经建立起了融合民族文化精华、独具特色和风格的完整的景观设计理论体系。如今,日本已经成了亚洲园林设计的代表,而我们不能再头枕一本《园冶》,手把几本园林西学,拼拼凑凑了,偌大一个中国很需要一套完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园林景观设计理论。

  2.2“场所形成”理论及其影响

  在日本,早于1960年代中期槇文彦就提出了“场所形成”理论,他认为建筑师要设计“场”,组织“场”的结构,同时在场所中消亡建筑,尤其是在将日本的城市和西方作了比较之后更加坚定他的“场所形成”理论。他认为东京的城市形态是“阵取型”的自然的螺旋式发展起来的。在东京,广场与道路之间只是一些缝隙空间,没有欧洲城市的广场,这样就造成了东西城市在功能、视觉、氛围等多方面的差异。槇文彦认为这是东西方关于“场所感”的差异。可以说“场所形成”理论在当今的日本园林界影响很大,其后的一些园林设计师(景观设计师)在设计作品中或多或少的体现着这种设计理念。其中典型的代表有我们所熟知的日本园林设计师佐佐木叶二设计的崎玉新都心榉树广场(图1):广场在市中心铁路车场遗址上建造,有一万平方米,以“空中森林”为基本概念,在架空2米高的二层近方形的场地内,人工移植220棵榉树,在城市中心创造一片自然,这是罕见的举动,它以榉树这种自然植物景观取代了那种以建筑、广场、道路为主的市中心公共景观。还有一个有关“场所形成”理论的很好例证是日本当代景观设计师枡野俊明的作品“加拿大驻日本大使馆庭院”(图2)这些作品充满了日本都有的概念,与过去日本枯山水园林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

  其实这种寻找“场所感”的差异正是我们今天园林(景观)设计师应该做的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如何发掘地域特色,而不是一味的追求视觉形式,复制西方和日本的景观“方案”,这样必将导致园林设计因为追求形式上的与众不同而忽视公众行为需求。“人性场所”、“公众行为与景观设计”……,这些精髓的东西正在被我们渐渐遗忘,然而设计师所设计的景观应该是从考虑人的行为为出发点,并呵护心灵,使人在景观场所中得到归属感和认同感。当一个场所令它的使用者感到愉悦,能够体验到他们真正想要的东西,那么就可以说这是一个成功的设计,真正成为人们的生活场所。园林设计或者说景观设计是为人服务的,“规划和设计的目的不仅仅是创造一个有形的工艺品,而是创造出一个能够满足人类行为(广义)的环境”。日本的现代园林设计正是从理解普通人认知他们周围环境的方法出发,使园林设计走入普通人的生活、满足普通人的需求。可以说日本现代园林设计摆脱了某种美丽的图案和风景式的先验主义,不再是作为一组画来设计。在日本园林景观是人们心中真正想要的生活场所。在这方面我们的园林(景观)设计师又该做怎样的思考?

  2.3园林设计尊重自然

  “师法自然”——这是日本造园者从我们先人那里获得的“心经”,延续数代,不但没有被遗弃反而日益发扬光大。于是有了独具特色的日本枯山水园林、有了今天与自然融合的日本现代园林。日本崇尚自然、尊重自然,这在日本园林(景观)设计师的设计理念中有所体现。

  日本园林(景观)设计师芳田户树先生强调“与自然融合”,“人工与自然有机结合”,,在他的作品“绿色津南中央庭院”(图3)中,他将周边美丽的自然景色很好地表现在庭园中,特别是自然婉蜒的小溪,映照于水面的树木和起伏的山脉,大面积的缓坡草坪。这些与日本传统园林形式多少有一些区别,突出了开放、明快、简捷、轻松的环境氛围,周边自然环境与人工景观有机结合的范例。其他的设计师如:长谷川、佐佐木叶二、枡野俊明等作品中均表现出对自然的强烈热爱和尊敬之情。

  在这一方面我们要很好的自我检讨,我们园林行业的先辈们创下的造园精髓,在今天正在被她的继承者渐渐淡忘,却被那些曾经模仿她的人们奉作真经并发扬,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2.4园林内涵中的精神性与民族性

  在营造人性场所的同时,日本园林景观常常能让人体验到一种独具日本特色的精神和民族气质,如茶道推崇简朴、优雅,禅宗注重静修、朴素,这些思想都能够体现在日本的现代景观设计中。他们认为园林的美主要靠其整体的比例协调,完整以及穿透期间的精神与气质,而不是靠装饰。

  日本的禅宗法师兼园林(景观)设计师枡野俊明认为园林创造过程是生命的一部分,就像禅僧每天要念经一样。他一直把“作庭”视为“自身”的一种表现和真实写照,将园林场所视为“心灵表现”的栖息地,所以在他的作品中能够感受到无限的“生命力”。在作品趜(jú)町会馆(图4)环境设计中我们能够体验到这种强烈的精神与民族意识。庭园分别在1层和4层的3个很有限的空间中,而且全部是在人工基地上。在这个有限而特定的场所中。当人们看到庭园的时候,不仅能够感受到自然的博大,而且又能与自然进行对话。这样的庭园空间应是建立在日本传统美与禅的精神基础上,追求现代流行韵律的平成时代(1989年至今)的新时代日本庭园。枡野先生把只有很小面积的3个小空间命名为“青山绿水的庭”, 象征着被绿色包围的青山之“寂静”,在这种宁静的空间中,强调落水声的4层庭园让每一位欣赏它的人们都能联想到流动、平缓的水,从而体验到在都市纳杂乱喧哗的环境中所无法体验到的寂静。在这里枡野先生把流水的宁静、清新和悦耳融为一体,水和植物和谐交融,令你静静的沉浸于对空间意义的冥想之中。层层叠叠的树枝以及一组组的石头进一步预示着空间的无限延伸。这一切自然与人工的交融,是自然的提炼和升华,自然的形与象,似是而非,却激起了人们的联想与思考,表达了日本人对景物的深切感悟,加上日本人独有的文化情结,整个场所传递着日本独有的精神和气质。

  难怪旅日归来的表妹对我说:“要想做好园林,我建议你到日本看一看。”我想以前日本人乃至西方一些国家常听到的类似的一句话应该是“要想做好园林,建议你到中国看一看”。而如今,我们似乎有种无奈,有种辛酸,尤其是面对那些强烈抵触传统的人们!我们是否真的要静下心来,仔细的研读、了解我们的优秀文化积淀,要知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连民族之魂都抛弃了,我们还谈什么发展,还奢望创造出什么不朽的经典之作呢?日本现代园林能够在强林中独树一帜,不能不说和他们这种强烈的民族意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5园林的时代性与科技性

  当今的日本社会,由于紧张的工作和生活节奏,使人们的思维方式更带有机械性,人们在休息的时候不希望就某些较深奥的或不容易理解的话题进行交谈。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无论男女老少在休息的时候都喜欢看漫画,而且电视节目也多是娱乐性节目,也就是说,人们在休闲时比较喜欢一些轻松、纯娱乐,没有什么深度或是内容简单、直观、较容易接受的活动。这些社会现实很快就被园林设计师发现并反映在园林设计作品中。如景观设计师三谷徹的作品“桑德药品筑波综合研究所内庭”(图5)以及“风之丘墓园”(图6),即通过形来表达设计意图,也就是通过视觉的直观感受来表达设计目的,这是一种感性的、直观的设计手法,注重视觉上的刺激,并通过整体的氛围渲染出独具日本特色的精神和气质。

  常常听到有人感叹日本的园林施工是如何精细,这是与日本人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密不可分的。日本园林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大胆革新,对于高科技产品和技艺的运用在日本现代园林中不但随处可觅,而且往往在不经意中开辟、引领新的领域和方向。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图7)就是很好佐证。从开始到方案最后的正式确立,她经历了长达五年的探讨历程,其配套于会场建设“3R”方针(Reduce、Reuse、Recycle)的造园设计,为了体现世博会主题“自然之睿智”而进行了会场用材的研发,并在“生物肺”和“日本庭院”等会场的重要设施中,提案、设计、施工监理、运营等处紧紧围绕主题展开。这样的尝试是21世纪风景园林设计的前沿所在,预示了在科学技术领域中“生物模仿技术”和“生物应用技术”的重要地位,将这种技术运用到空间设计中,这样的空间会引导市民产生一种自我参与的共鸣。这次博览会告诉我们风景园林设计师在空间设计中不应该只停留在自己的领域中,对于如何去顺应日益更新的社会要求,不断提高自身技术这一点必须要具有一定程度的关心。这也是日本现代园林能够产生深远影响的原因之一。

  3.对于中国现代园林设计的思考

  一个国家的文化应该在吸收和继承中寻求变革与发展,只有把继承和变革相结合,才能适应现代人对景观设计的需求。中国传统园林中有许多优秀思想方法,有至今适用的传统技术手段,还有体现“人”的精神需求的观念和形式。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园林形式已经不能适应技术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换,保留传统中的精髓,使其与今日新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物质环境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是今天我们园林设计的当务之急。

  从历史的背景来说,中国与日本的交往源远流长,人种相同,文化相近,许多审美文化也相似。从现实的情况来说我们面临的现状与当初的日本也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中国已经一脚迈进信息化社会的门槛,但是由于我们的发展速度过快,发展的点面比较集中,所以有着太多的滞后与不协调,园林设计是其中一个相对突出的代表。在这一点上,日本现代园林设计的发展为我们开辟了一扇窗。然而,中日之间文化传统结构并不完全一致,我们不能全盘西化,亦不能照搬日本,只是希望以日本园林的发展作为一面镜子,来更全面的认识世界,了解我们自己,从而能够站在更高的境界来诠释属于我们自己的园林设计之路。

  参考文献:

  1.章俊华编著. 日本景观设计师佐佐木葉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章俊华编著. 日本景观设计师户田芳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章俊华编著. 日本景观设计师枡野俊明[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章俊华,旺贺编著. 日本景观设计师三谷徹•长谷川浩己[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5.章俊华编著. 内心的庭园 日本传统园林艺术[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1999 6.章俊华编著. 90年代日本环境设计50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7.刘云俊、(日)Landscape Design杂志社编.日本最新景观设计[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8.(日)涌井 史郎撰文,沈悦协助,张安译、2005 EXPO-JAPAN”爱•地球博”之风景园林新领域[J].中国园林,2006(3),P01-05

  9.沈悦、有关爱知世博会的回顾与思考[J].中国园林,2006(3),P06-12

  10.胡玎,王越、因地制宜的2005爱知世博园[J].中国园林,2006(3),P13-16

附录:图片

图1.琦玉新都榉树广场

图2.加拿大驻日本大使馆庭院

图3.绿色津南中央庭院

图4.趜町会馆内庭:

图5.桑德药品筑波综合研究所:


图6.风之丘

图7.爱知世博会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