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日本新贵掀起消费狂潮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8 7:18:00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自二十世纪80年代“增长奇迹”到90年代“失去的十年”,日本奢侈品市场历经大起大落。 

    全球高档品牌如今重新聚焦日本,使出浑身解数迎合日本新贵“更新、更贵”的消费需求。 

    奢华成风 

    “日本新一代富人让人想起1989年,”路透社记者索菲·哈达赫6日在日本东京如此总结。 

    1989年这一年,日本索尼公司以34亿美元收购好莱坞著名的哥伦比亚制片公司;日本三菱房地产公司投资14亿美元,购买美国地标建筑洛克菲勒中心80%的产权;日本富商的购买力让全球惊叹。 

    如今,日本新贵开着车座头枕上标着“哈里·波特写”的定制版劳斯莱斯豪华轿车,住13万美元一夜的圣诞套房,喝1.5万美元一瓶的马丁尼酒。 

    “他们出没在银座商业区周围,只为炫耀,”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日本商人对哈达赫说,“如果其中有一个人买了什么,其他人也想要。”这名新富一族说完,开上美洲虎车,去买单价13万美元的名表。 

 
    这些日本新崛起富翁对豪华跑车青睐有加。2007年1月到11月,意大利顶级马塞拉蒂跑车在日本销售额比2006年同期飙升21%,德国保时捷跑车销售额上升15%,法拉利跑车销售额也上涨11%。 

    日本新贵对奢侈品的热情吸引众多顶级品牌在东京高档商业区银座落户。意大利时尚品牌宝格丽全球最大旗舰店去年11月在银座开张前后,意大利阿玛尼、英国登喜路等品牌的新座店先后开门迎客。斯沃琪、爱彼、肖邦等瑞士名表品牌也纷纷在银座设店。 

    标新立异 

    “这些日本新贵是我们的大客户,”劳斯莱斯汽车日本分部总经理马修·贝内特说。 

    不过,新贵们的古怪想法也让他颇费脑筋。贝内特说:“在人们印象中,日本人相当循规蹈矩。但我们在这里常遇到前所未闻的客户要求,次数比在全球其他地方都多。” 

    他说,日本顾客常带着布料和杂志照片来劳斯莱斯门店,要求定制汽车,为与众不同不惜砸大钱。 

    比如,一名客人要求把车喷成浅灰和番茄红两种颜色。劳斯莱斯此前从未出品过这种色系轿车,为此,这名客人在原有39万美元车价基础上又加了2万美元,终于如愿。 

    一位客人为让自己一辆劳斯莱斯车内安有冰箱和电视,花费约55万美元。 

    还有一位多付5000美元,只为自己的劳斯莱斯车车座头枕上用哥特字体标有他的名字缩写,或者标上“哈里·波特写”。 

    胜者通吃 

    尽管日本经济增长缓慢、日元疲软,但这一小拨日本新贵实力壮大,促使日本对奢侈品的需求不断上升。 

    这些企业家和高层管理人员来自于金融、信息技术业等产业,他们得益于日本近年的改革,迅速致富。 

    在这些人力挺之下,越贵的产品在日本反而卖得越好。比如同为顶级奢华品牌,手提包日本定价最低1500美元的意大利柏蒂温妮达(Bottega Veneta),在东京的业绩优于法国路易威登,后者的手提包在日本定价600美元到900美元。 

    意大利咨询机构贝恩公司顾问克劳迪娅·阿尔皮齐奥分析说,柏蒂温妮达在日本主攻最高端市场,投入旗下最奢华产品;而路易威登为吸引新顾客群体,去年在日本调低定位。 

    日本新贵高消费背后是更多人生计艰难。 

    为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竞争力,日本众多企业大量聘用非正式员工。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的一份“工资结构基本情况统计调查”结果显示,日本企业正式员工与非正式员工之间的工资差距在2005年已颇为惊人:相同职业、相同工作时间条件下,非正式职工平均工资收入只有正式职工的64%。日本国税厅2006年统计数据显示,一方面年收入超过2000万日元(约合18.5万美元)的日本人增加1.8万人,另一方面年收入低于300万日元(约合2.7万美元)的日本人增加160万人,没有工作的无家可归者人数也在增长。 

    “这是一种两极分化”,阿尔皮齐奥说。(吴铮)
 
  新华网 2008年01月07日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